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

【閱讀】品XX、講XX、說XX

因應近年中國大陸興起的國學熱,市面上出現許多相關書籍。中國古典距今遙遠,一般人不易瞭解,所以這些國學書寫來力求簡白、引人入勝,作者宛如說書人,希望盡量讓讀者輕鬆進入中國古典世界。因此,以「品XX、講XX、說XX」為名的國學書便如雨後春筍般冒出。

「品XX、講XX、說XX」之類的國學書銷路不錯,更不乏藉此名利雙收的作者,例如易中天的《品三國》。然謗亦隨之,你一紅,自有另一批專家、學者、文化人出來挑你毛病,遂有《且慢,易中天》之作。在此無意深究文人們針對特定領域互相批評的問題,只想聊聊最近泛覽「品XX、講XX、說XX」的一些感想。

「品XX、講XX、說XX」本來就不定位為學術專著,似乎不需要以學術規格來檢驗,比如註明出處、用字遣詞、問題意識……等等。把它當「說書」就好,學者們何必跟說書人計較那麼多。

其實「品XX、講XX、說XX」的作者幾乎都是學界中人,而且研究水準大多稱得上前段班,只是他們在寫「品XX、講XX、說XX」的時候是說書,而非寫論文。撇開學術規格,反而更有空間讓作者表達自己的思想。依我淺見,「品XX、講XX、說XX」的內容大抵不遜,似乎不宜一概斥之為膚淺。問題在於,讀者應該想清楚為什麼要接觸這些新興國學書?這些書適合我讀嗎?功用何在?

「品XX、講XX、說XX」適合一般社會大眾「國學入門」之用。如果讀者對中國古典已有深厚學養,早對中國文化了然於胸,大可不必再讀(你懂那麼多了,當然覺得它淺)。

還有一種人算是卡在中間:對中國古典雖有點認識,但僅略知一二。這樣的讀者要如何看待「品XX、講XX、說XX」呢?我覺得,如果對自己的國學素養非常有信心,容易產生不屑一顧的想法,但這可能就失去了進步的機會,非常可惜。偶爾不妨拾起「品XX、講XX、說XX」翻閱,檢驗一下自己的國學水平,萬一發現自己只是中等水平,那讀讀「品XX、講XX、說XX」仍然頗有益處——它能串起我們原本零星的國學知識,幫助我們更加體系化地瞭解中國古典乃至中國文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